“三苦精神”教育基地以國務委員陳俊生的題詞“白河人民 重繪山河”為主題介紹了在“三苦”精神的指引下, 縣委、政府帶領全縣21萬人民修田造地、改變惡劣的自然生態環境,從而在物質、精神及民生領域引起的一系列巨變。本展廳以三苦精神的形成、發展及取得的成果為展示內容線索,以時間順序為空間線索,結合白河當地的文化及民俗,巧妙的以兩層之間的樓梯間作為過渡紐帶將復古與現代的設計風格自然銜接,打造集創意,文化,教育于一體的高科技現代化展廳。
序廳背景墻面采用巨幅淺浮雕,勾勒出白河人民轟轟烈烈修筑梯田的勞動場面,中心區域設計泰山石上書“白河人民重繪山河”八個大字, 頂部造型寓意萬丈光芒耀白河 ,預示著白河的影響力愈發強大 ,三苦精神由白河匯聚發散 ,反映了白河人民力圖改變命運的決心與建設美好家園的恒心,整體設計典雅精致,凸顯了白河獨特的山水與人文雙重色彩,具有強烈的沉浸感。
本篇章主要通過場景復原,實物展示,半景畫等手段營造60、70年代的白河村落的氛圍及空間感受,中間的行走路面也以白河當地特有的坡度較高高低不平的石板路面來塑形造景,使參觀者在踏入此區域的時候,單憑短短的一截路面的行走就能切身感受到白河人民生活的艱辛不易。場景中以先進的多媒體展示手段——CAVE,使參觀者沉浸式的感受白河過往艱辛不易的艱苦歲月。
本篇章主要介紹白河上世紀60-90年代,白河人民修田造地、科學種田解決“口糧田“問題的偉大壯舉。
展示方式:主要以人物故事多媒體展示、微縮模型、場景復原等結合實物展示等展示對此時期白河人民的奮斗過程進行展示介紹。該展廳使用艱苦創業環境手繪與泥土墻面相結合的大環境營造方式,配合以白河當地特有的號子或白河頌等音樂,使展示更具沉浸感,營造當時年代的切身體驗環境。
上一篇: 內蒙科技館
下一篇:臺兒莊古城消防教育基地